新闻动态
同仁新青年 | 蓝凤:逆风飞翔 无问西东
日前,北京市第十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资格名单公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医院蓝凤入选青年项目。
33岁,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后,发表14篇SCI,总影响因子73.86;落户同仁第一年,就申请到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等三项课题,晋升副研究员、副教授。在感叹“这个女子不一般”的同时,人们难免好奇,这些耀眼光环下的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本期“同仁新青年”为您揭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是不是学霸?小时候是不是神童,有没有跳级经历?是否出身医学世家?” 对于记者的第一轮问题,蓝凤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全部予以否定。 圆脸,戴眼镜,马尾辫。眼前这个女孩和其他同龄女孩看起来并无不同。“我可不是什么学霸。本科在泸州医学院读中西医结合专业。家里人觉得女孩子学医很好,在本地读书离家近。”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当年泸医的特色学科,招收时分数线高于其他专业。蓝凤自己也很满意,因为同样的五年可以学习两种专业。然而毕业时,她发现这个专业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般美好——外界对中西医结合的专业存在偏见,认为两个专业都学,两个专业都学不精,很多医院不太愿意接收这样的毕业生。 对五年前的选择自怨自艾?绝没有。蓝凤迅速调整心态,对消化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她决定专攻西医,准备考消化专业的研究生。 “我想出去看看。”抱着这个想法,她放弃了留在校附属中医院的机会,毅然走出泸州,来到成都。在华西医院面试的过程中,她大开眼界。“病人多,病例丰富,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然而由于面试竞争激烈,她并没有考取消化专业,最终师从林苹教授进入肿瘤专业继续学习。
与导师林苹合影
虽说心心念念着临床,但科学学位研究生需要先进实验室做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你以为她会沮丧?也没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选择了我就不会后悔。未来有很多可能性,回头去看,那条路可能还没有现在的路好。”
正是这次“塞翁失马”,使蓝凤迈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了她的基础研究之路。这个五层小楼并不在华西本部,而是在成都高新区。周边被建筑工地包围,人迹罕至。如果做实验误了饭点,就要去外面买专供民工兄弟的盒饭。但是这里的人们充满激情,大家三班倒,人停、实验仪器不停。在这样的氛围下,蓝凤很快投入其中,开始了痛并快乐的“打怪升级”过程。
“想有个好的实验设计很难,等到做实验了,也难。好不容易熬夜养出来的细胞,突然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件——不小心碰掉了,或者冰箱断电了,污染了……又或者之前做出来的结果,后面又重复不出来了。做完实验写文章同样痛苦,好不容易写完投出去了,等待也很煎熬,真正等到了回复,再反复修改也让人头疼。”经历过层层“打击”,蓝凤觉得自己痛苦的阈值都变高了,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跟实验比都变成了小儿科,也就释然了。
“自己独立提取了RNA,纠缠了很久的实验终于取得了进展……这些成就感也是无法形容和衡量的。”
两年的实验室生活结束后,蓝凤终于得偿所愿进入华西医院临床学习。她轮转了急诊科和肿瘤科的各个亚科以及放疗科,这一番历练,让她迫切的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抓紧时间掌握。虽然川妹子骨子里的急性格会不时让她感到焦虑,但她也懂得调节自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比利时根特大学的Claus Bachert教授来蓉,在导师鼓励下,蓝凤带着她的研究成果与教授交流。
“我当时口语很差,没表达清楚,他没法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两个极为认真的人,在艰难的交流后最终取得共识。这个宝贵的机会,促成蓝凤迈出国门,进入慢性鼻窦炎研究领域的殿堂级学府——比利时根特大学,开始了5年的博士和博士后学习。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成都-北京-布鲁塞尔,11个小时的航程结束,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开启。 语言是第一关。荷兰语和法语是比利时的官方语言。学习时可以用英语交流,但彼时的蓝凤觉得自己以前的英语“全白学了”,只有硬着头皮多说、多练。去超市买东西完全靠猜,因为“有些荷兰语的单词和英语很像。”想家自不必说,吃了几天奶酪加土豆以后,蓝凤的思乡之心更甚,于是开始自己做饭。“天天吃米饭,干活有力气。” 压力之下,的确是吃饱才有力气拼搏。她所在的上呼吸道实验室,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研究领域世界排名第一,而她的博士导师Claus Bachert是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过敏学和临床免疫学学会主席。想要顺利毕业,需要系统性的做一个理论,然后在本领域top20的杂志上发表两篇文章。
在根特大学上呼吸道实验室
“害怕毕不了业。”蓝凤坦言。虽然国外的节奏明显比国内慢,医院没有繁忙的景象,大家都很重视假期,但她却不能效仿,更无暇遍游欧洲,只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做实验上。
回想这段日子,给蓝凤“印象最深的是严谨,做事一丝不苟。当时实验室的技术员是德国人,物品摆放都有要求。实验设计经过反复论证,行成SOP(标准化流程)后,不能有任何更改。”
60岁的Bachert教授是蓝凤的榜样。他像空中飞人一样到全世界各地开会、讲学,回来后不需要倒时差,只需一杯咖啡就精神满满到实验室和学生们讨论进展。“别人觉得我很拼,其实我也没有,导师都这么厉害了还如此勤奋,我们做学生的,哪能偷懒。”导师做科研强调“转化”,所有的研究最终都必须对临床、对病人有用,不能为了做实验而实验。
“不偷懒”的蓝凤开足马力,在5年的博士及博士后学习中,参与到了欧盟中长期重大科研研发计划第七研发框架(FP7),主持建立了新型鼻部组织体外感染模型,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慢性鼻窦炎免疫调节和慢性持续性炎症感染后免疫调节的研究。共发表14篇SCI,总影响因子73.86,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篇,总影响因子26.2。2014年还成功申请到根特大学博士生联合奖学金。 学习期间,蓝凤多次参加大型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做了4次口头报告。然而在她参加的几次顶级的“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会议上,中国学者站在主会场做重量级学术演讲还比较少。“如果哪天我带着中国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在主会场做一个TALK,那就牛了。”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学成归来的蓝凤带着她的梦想,最终选择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医院,再次起航。 “回来以后,觉得节奏立刻加快了。周围人都太牛了。”蓝凤直言。她所看到的同仁,在学术水平上,因为与国外一流的医院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发展比肩国际;硬件设施上,有些国内的先进设备更是让一些国外实验室望尘莫及。“张罗教授经常会把团队里其他成员发的文章发到群里,让我们学习,大家太厉害了,临床工作那么忙,还能发那么多的文章。”
观察细胞(摄影:龙赫)
新环境、新机遇、新挑战。来同仁工作的一年里,蓝凤负责并参与鼻组织体外实验室的建立,得到国自然青年基金资助。去年6月参加欧洲过敏及临床免疫学协会年会,以壁报形式汇报了干扰素相关实验结果,并获得优秀壁报奖。
以前,蓝凤的梦想是成为好医生,现在专注于实验室工作的她,最想做出能在临床推广、对病人有用的研究。对于今天的荣誉,蓝凤总结为机缘巧合。“我可能比别人幸运一点点吧。”
云淡风轻的“机缘巧合”背后,一定不止“幸运”如此简单。
梦想之路从无坦途,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坚持中实现梦想,未来的钥匙就牢牢掌握在你手中。
文:宣传中心 黄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