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质量管理
护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医院
赵美燕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面向护理人员的终身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1],是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学分完成情况衡量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指标[2]。护理部对2004年全院护士的学分登记册进行了全面审查,从审查结果看,学分登记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全院612个学分册的审查,将护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1.存在问题
1.1学分缺乏真实性
学分登记册应如实记录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日期、项目内容、授予的学分、学时。但从检查结果看,学分的登记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如未参加继续教育活动,而随意登记上学分;有的护士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的地点能参加两个一类项目的讲座;科内30分钟的小讲课被授予0.5学分;对院级及院外举办的继续教育讲座,科室安排一、二名护士到场听课,要求其余护理人员补抄笔记,然后在学分册中登记上同样的学分。
1.2学分授予缺乏准确
学分授予的准确性要求所登记的学分、类别要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学分有类别之分,一类学分须由医院申报,经市卫生局继续教育委员会讨论、批准后方可执行的继续教育项目,按3学时,1学分授予。二类学分为区、县级及院内自管项目,按6学时,1学分授予。我院为市卫生局认可批准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承担各类继续教育项目的组织、培训工作,护理部每年均举办多个被卫生局批准的一类项目讲座。而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人员对学分类别混淆不清,学分授予不准确,将护理部组织的培训项目按二类学分授予、登记,将医院组织的培训项目按一类学分授予、等级。
1.3学分册登记缺乏准确性
学分册登记应文字工整,各栏目填写齐全,前后对应。但检查中发现,学分册登记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涂改、粘贴现象严重;填写格式不正确,有缺项、漏项,如听课日期栏空缺,全年的学习均无听课日期;有的护士汇总学分,将超出25学分之外的部分忽略不计,认为只要本年度获得25学分就足够了。护士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职护士每二年内必须累计取得50学分方可继续注册,由此可见获得每个学分的重要性,所以学分统计要准确,学分登记要规范。
2.原因分析
2.1护理人员数量不足
目前我院部分科室护理人员缺编,而住院病人周转加快,平均住院日缩短,重病人相对增多。加之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责范围的延伸,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也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护士不仅要完成全部治疗护理工作,还要承担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工作。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使护士忙于应对常规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
2.2重视不够
护士长对继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学分的完成疏于管理,不能有计划的安排护理人员听课学习;护士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护士,使她们对自身的继续教育工作也不重视,不主动参加听课学习, 认为到年底护士长会想办法使她们的学分审查合格的 。
《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规定》已下发各科室,但护士长未认真学习,不理解对学分的要求和规定;有的科室设专人负责学分登记工作,但护士长缺乏监督和指导,不能及时将护理部下发的《学分管理规定》传达给主管护士,致使主管护士不了解对学分的要求,在学分管理中不能把关。
3.对策
3.1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理解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规定授予学分。
3.2探寻适宜的继续教育组织形式。将继续教育项目分为必修项目和自选项目二类,必修项目为相应级别护理人员必须参加听课的项目,如护理管理知识学习班、心肺复苏新进展等普及性增长知识水平的项目,由护理部组织举办并考核。自选项目为护士根据个人和工作的需求以及时间状况而自愿选择的学习。专科性较强的继续教育项目可在科内举办,护理部参与督导及印发考核试卷。
3.3积极开发继续教育项目,突出“四新”,锻炼提高护理人员的授课水平,提高项目的吸引力,使大家能够学以致用,真正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
3.4完善、落实管理制度,健全护理继续教育监控网络。护士长是基层管理者,护士长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质量。应使每一位护理人员明确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性,做到主动学习,自我控制。其次,护士长要有计划的安排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并加强督查,避免流于形式。同时护理部应定期及不定期的进行继续教育质量检查,及时纠正有关的缺陷,分层负责,层层把关,确保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继续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同俏静.结合美国护理教育模式加强在职护士业务培训.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38 2.张佩超,孙秀荣,白洪敏等.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情况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