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wwbnews

为患者守护光明——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博学睿智,儒雅谦和,举手投足间,既彰显着医学专家的严谨与精细,又洋溢着江淮才子的浪漫与洒脱。在光线昏暗的诊室里,他用一双慧眼辨析着隐匿于内眼深部那千差万别的眼底疾患;在洁白静谧的手术室内,他的一双巧手在直径仅为23毫米的眼球上进行微妙而精细的手术。尽管难得体会到患者手术以后那种“拨云见日”般的喜悦,但是,他却享受到了为患者保住最后光明的幸福。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医院眼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文斌

苦读有恒,好学无时;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机会总是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付出了总会有收获。

1986年,魏文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并当选为省级优秀毕业生。那年恰逢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医院建院100周年,亟需储备人才。魏文斌被同仁医院派往全国各地招募人才的专家选中,兴奋的心情一时难抑,怀揣派遣证,他迫不及待地登上北上的列车,向着心目中有无数个美好憧憬的医学殿堂驶来。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迎接他的不是巍峨矗立的医学大楼;也不是环境雅致的诊室;更不是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而是老吊车在空中转动的长臂;是推土机辛勤作业的轰鸣;是满眼废墟、即将奠基的新门诊病房大楼的工地……和同来的40多名全国各地的学子们一起,他住进了集体宿舍—一排在工地旁边用纤维板搭建起的简易房。男生10人住一间,女生7人住一间。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明天会更好”的歌声却时常萦绕着那片充满了青春活力的空间。

在作住院医的5年时间里,门诊、图书馆、集体宿舍,是魏文斌的“三点一线”。为了尽快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为病人服务的本领,他坚持每天下班后到图书馆看书学习,晚上直到9:30闭馆以后才离开。下了夜班也从来不休息,而是跟着老专家出门诊,老专家们看到这么用心学习的年轻人,便把多年积累的经验耐心地传授给他。

眼科作为重点学科,每年都要接收本科学生教学,住院医培训以及举办各种全国眼科手术学习班,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和新来的医生及学生,都需要用猪眼来练习,可取猪眼的活又脏又累,很多人都不愿意干。魏文斌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往返于医院与大红门肉联厂之间,这位彬彬有礼的青年学子给工人师傅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师傅们主动将猪眼留给他。这五年多的经历,为他日后在眼科手术技术方面的纯熟老练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990年,我国著名眼科学泰斗、为了中国的防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张晓楼教授因病逝世。遵照生前遗嘱,张晓楼教授的眼角膜捐献给了刚刚建立的同仁眼库,医院安排魏文斌承担了取遗体角膜的任务。怀着仰慕与敬重之情,魏文斌郑重地向前辈的遗体三鞠躬,并满怀虔敬地取下了老师的角膜。这双角膜使两位年轻的盲人重见光明。他深知,前辈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双宝贵的眼球,而是对眼科事业发展,对青年一代成长的时刻关注。前辈曾经为了研究沙眼的病原和防治在自己的眼睛上做试验以及去世后把光明留在人间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强烈地震撼了魏文斌的心,他下定决心,要向张晓楼教授那样,做一名既有精湛医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好医生。

1994年10月,魏文斌被派往法国国家眼科中心进修,那里原来是一个盲人医院,是一家慈善机构,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魏文斌在业务工作上的第一个感受是那里的资料很丰富,而且可以随便免费复印。他每天白天工作,之后便去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闭馆。长此以往,他和图书馆越南籍的管理员成了好朋友。每天闭馆以后他会帮助管理员整理图书,而管理员则会把新到的图书、杂志给他留着。

回国的时候,魏文斌把在当地购置的原版书籍和复印材料作为随身携带的行李。担心超重,他将书籍资料缩小复印,还把多余的白边全部裁掉。魏文斌风趣地说:“我带回来的全都是字,一字值千金啊!” 0.03对患者来说,就是全部的光明;能保住患者最后的光明,对医生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同仁医院眼科分科很细,共有11个专科。魏文斌主攻的是眼底病。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眼底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如果它出现了问题,病人就会面临失明的危险。所以,眼底科疑难杂症最多,病情最为复杂。治疗难度大,风险也很高,无论手术多么完美,病人的视力也很难有较大的提升,可以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专业。

在《同仁眼科手术笔记》一书中,魏文斌在题为“在黑暗中修炼光明——眼底手术探微与拓展”一章中这样写到:“刚刚成为一名眼科医生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我国方兴未艾。高难度的玻璃体切割手术兴奋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当终于真真正正成为了眼底专业医师后,一股焦躁,不,更确切地说是沮丧的情绪却经常包围着我。为什么呢?无论医生怎么努力,无论手术多么完美,但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结构的特殊性,不少患者术后很难达到0.3以上的视力。特别是晚期患者,甚至仅能达到解剖复位。------每天,面对着我的患者,在暗室中,仔细地搜寻着脱落的视网膜皱襞后掩藏的裂孔;每天,透过镜头那一束光线,在手术室里一点一点地剥离增殖的纤维膜,再将视网膜一点一点地展平。------看着被自己精心整复一新的眼底,常常叹息:有意义吗?我几乎要放弃。但如果放弃,又会怎样?患者这仅有的光明将一点点丧失,眼球将一点点萎缩,黑暗将彻底将他们包围。”

北京冬季的一天,刮着五六级大风。甘肃来的翁先生手心里握着一张皱皱巴巴的小纸条,上面只有3个字:魏文斌。他带着9岁的儿子小信,慕名到同仁医院找眼底病专家魏文斌

由于先天性脉络膜缺损,视网膜病变,小信的右眼已失明,左眼仅有一点光感,而且也有失明的危险。父亲带着儿子辗转了多家医院,都被告知没有治疗的希望。当地一位医生在纸条上写了一个名字,递到翁先生的手里说:“去北京找同仁医院的魏文斌吧,也许还有希望。”

小信的眼疾属疑难病症,魏文斌不忍心让这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付出不菲的手术费后还是收获失望。可孩子才9岁,美好的童年还没结束,冰冷的黑暗便要将孩子眼前唯一的亮光吞噬,这似乎比收获失望更为残忍。

魏文斌把目光转向孩子,这个9岁的男孩表现了超出年龄的成熟,从第一次看病开始,除了回答魏文斌提的问题外,便是低垂着头,没有神色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一个小角落。魏文斌不能保证把光明还给孩子,但他从孩子微微颤抖的双眸里读到了对光的渴求。而他,是唯一可以给孩子光明的人。这是一场高难度的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术后第二天,要拆纱布了。结果会怎样,魏文斌担心着。纱布一圈圈地从孩子的头上转移到魏文斌的手上,当最后一圈纱布从小信眼前拿掉时,孩子没有任何反应。魏文斌的心提了起来。几秒钟后,小信突然惊呼:“我看见你啦!”小脸上写满了雀跃。几天来,这是魏文斌第一次看见孩子的笑容!那一刻,他的眼睛湿润了。经检查,小信的视力只有0.03。0.03是什么概念?即患者要用放大镜并且贴在视力表上,才可以看得清最大的那个符号。患者可以看得见身边的人和物,不过只是模糊的轮廓。

一瞬间,魏文斌顿悟,原来一丝光亮对人的生命如此重要!0.03,就是光明和黑暗的分界,就能让患者未来的人生充满光明。对于医生来说,患者0.03的光明就是一种幸福,就是医生的职责。

眼底病是用眼科疾病的底线,是治疗中的关键。不仅要守,更要攻。为此,他不屈不挠地向着技术创新攀登。

魏文斌眼里,眼底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浩瀚世界,一个需要穷尽毕生精力去探索的蕴藏着无穷奥秘的世界。每一个眼底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是同一种病,不同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和预后也各个不同。过去眼底手术成功率很低。双目间接检眼镜的发明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显微手术的发展,让眼底手术产生了长足的突破。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魏文斌掌握了扎实的运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和显微手术的基本功,为他诊治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种眼底病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脱落了的视网膜卷成一簇,好象一朵朵花苞。显微镜下,凭籍一束导光纤维,把翻卷的网膜——术语叫“翻卷瓣”展平和固定,是眼底医生最具成就感的时候。魏文斌把这种感觉形容为“精细而纤巧的成就感”。20年来,魏文斌一共做了10000多例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以往经典的治疗方法是眼球摘除术。能不能探索出一种既能保留眼球,又不影响生命预后的治疗方法呢?在综合考虑患者的视力、肿瘤大小、部位和生长特征以及全身状况的情况下,魏文斌设计了一套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截止目前,他已开展此类手术150余例,是国内开展这种手术最多的医生,。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临床上很难处理、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被称为“医生和患者的灾难”。魏文斌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弄清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融合玻璃体手术技术设计了一整套手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处理这种并发症的方法。1998年,在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大会上,他第一次把治疗脉络膜脉络膜上腔出血的研究结果向全国同行汇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受到眼科前辈们的充分肯定。这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3等奖、中华医学会中青年外科医师2等奖。

2006年11月,魏文斌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加拿大和英国的医院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2月回国的时候,他花6000多元人民币买回了两个巩膜敷贴放射治疗器的样品。它由放射线穿不透的特殊金属制作而成,有了它,医生就可以对眼肿瘤患者实施局部放射治疗。这项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魏文斌随后申报了这一课题,并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的支持。目前,通过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国内用于眼内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制放疗产品正在接受进一步的临床验证。这项技术在为患者保住眼球,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手术费用。

凭着一名眼科医生的责任感,魏文斌勇敢地闯进被称为手术禁区的黄斑区。在这个厚度要用微米来做度量单位的视网膜最薄弱的地方舞动手术刀,并总结出黄斑前膜手术的理论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为濒临失明的患者夺回了光明。在完整记录这项突破性手术的笔记中,魏文斌写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医者之心,可以将手术风险所带来的名誉风险置之度外;而娴熟的手术技巧则可从容面对术中出现的一切意外。” 医德这东西不是虚的,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病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按照医院安排,魏文斌出一次门诊最多可以挂30个号。但看到那些千里迢迢从贫困地区赶来的患者,特别是那些从边远地区赶来的贫困患者,心里只想着赶快给他们治好,让他们早点回去。在北京多呆一天就多一天的花费呀!一次,一位农民老大爷来找他,颤颤巍巍地展开手里捏着的一张小纸条,上边写着‘魏文斌’3个字,那张纸条皱皱巴巴的,一看就是不知多少次被展开,又多少次被攥紧。魏文斌不禁愕然,那张纸条上寄托的可是患者的全部希望啊!“我一定不能让我的患者失望!”他总是尽最大努力让他们看上病。就这样,魏文斌的门诊经常是连轴转,从早上8时一直看到下午3、4时,一天下来经常要看七、八十名患者,中午饭自然也就免了。

对于贫困患者,魏文斌尽量帮他们节省每一分钱。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能用便宜的药绝不用昂贵的药;能吃药打针解决的绝对不手术;能准确判断是视网膜脱落的就不让再做超声波检查。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患者等候住院时间不能超过两周,患者住院等候手术时间不能超过3天。

有一年大年三十,一位来自深圳的视网膜脱落患者焦灼地辗转了几家大医院,找不到手术的医生。来到同仁医院后,魏文斌立即为他安排了手术,有人问他:“大年三十你还做手术呀?”他说:“过一个年,患者就要耽误七天,手术成功率就会降低,视力恢复会很困难。”

一天晚上9点,和魏文斌一起出门诊的助手发了一条微博:“都这点了,魏主任还在出门诊呢。作为一名眼科人,我心疼我们的主任;但同时我也能体会到患者对他的等待和需要。”经过了解,那天魏文斌看了100多个病人。他的工作量不仅是在同仁医院,甚至在全国的眼底学科都是最大的。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体检时医生说,魏文斌40多岁的人,颈椎竟像60、70岁的人。

只有在全国培养更多的眼科医生才能解决看病难的根本问题,魏文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基层培养眼科人才的事业上来。

魏文斌深深地感到,即使他和他的同事们加再多的号、看再多的病人,对于全国那么大的医疗需求而言,也只能是缓解一时的紧张。在很多次扶贫活动中,魏文斌曾经亲眼看到基层眼科医生的严重缺乏,诊疗能力非常有限;也曾亲眼目睹了有很多贫困眼疾患者,根本走不出大山去求医,只得在等待中渐渐失去光明。因此,只有在全国培养更多的眼科医生才能解决看病难的根本问题。为此,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基层培养眼科人才的事业上来。

除了在自己任教的首都医科大学讲课、带研究生,更多地接收进修医生,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讲学上。贵州、安徽、江西、山西、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他努力让基层的医生能学到诊疗的规范和先进的医疗手段,感受到国内外眼科最新的医疗进展。他也感受到了基层医生的强烈的渴求。为了把同仁医院的经验传播给更多的同行,26年来,他将工作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整理,主编了19本专著:《眼科手术操作与技巧》、《眼底病诊断与治疗》、《同仁眼科医生手术笔记》……这些书全部以临床实用为中心,易懂易学,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如今,由他主编的涉及眼科多个专业的《同仁眼科系列图谱》丛书即将出齐,这套丛书共7本,图文并茂,按照“口袋书”的标准设计编排,方便基层医生随时随地拿出来参考,答疑解惑。魏文斌还自费万余元购买了10套丛书,送给北大荒、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医院。2012年初,他在兰州讲学时,听讲的人里,竟然有一位80岁的老医生。魏文斌从早9点讲到晚5点,老医生也从早9点听到晚5点,一丝不苟地记笔记。他两次到西宁讲学,这位老医生都自费跟到西宁。6月,魏文斌的一本眼底病学新著出版了,他恭恭敬敬签上自己的名字,给这位年逾古稀仍在基层行医的老医生寄了过去。

除了出书之外,他经常利用休息日赴老、少、边、穷地区讲学、义诊,还经常走进厂矿学校开设科普讲座。他说,为人民群众带去科学知识,真正提高全民素质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亲身体会病人的需求、病人的期待,魏文斌对医生职业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反思

2008年11月,魏文斌作为香港福佑基金会的义工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灾情评估。不幸发生意外,腿部骨折。在接下来长达数日的治疗、康复过程中,他亲身感受着患者内心对医生的期待和渴盼,体会着医生的价值使命,思考着改善医患关系,期待着基础教育与科普知识的普及。

体悟、思考、记录,从11月8日接受全麻手术,到12月16日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思考人生,魏文斌教授竟写下了2万6千余字的《疗伤日记》。一直是给别人治病的人,这回自己成了病人。

术后的第一个早晨,他发生了全麻后的眼部并发症——右眼的角膜结膜上皮剥脱。眼睛睁不开,而且磨痛的厉害。40多年的人生,他第一次尝受到眼睛疼痛的滋味。他忽然想到了他的病人。他不仅体会到眼科病人的感觉也体会到眼科病人那种焦虑了,尤其是病人渴望医生解除病痛的心情……

他在华西医院住了14天院。这14天,他切肤地体会到了病人的需求病人的希望。病人希望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希望知道治疗后的效果,希望医生出现在病房,希望医生能倾听自己对病体感觉的诉说解除自己的种种疑问,希望得到组织功能恢复训练的指导……他也体会到了,医生的每一个笑脸都能让病人感到温暖,每一个耐心解答都能让病人的精神放松,每一句温情的话语都能让病人得到心灵慰藉,即便囿于当代医学水平和医疗条件,病人的某些希望还是奢望。

20多年前,他在医学院当学生的时候,受过模拟病人的训练。20多年的从医生涯,他面对过无数病人的诉求。作为一个有仁心的医生,他是懂得病人的痛苦和希望的。但“懂得”和“亲身经受”有完全的不同!他在自己的《华西住院日志》里写道: “只有自己真的成为病人,才确实地体会到病着的感觉病人的主诉病人的期待,这也许是这次意外受伤的收获吧,为做好医生上了一堂在校园和在医院里工作时都无法学到的实习课!”

在忍受着比骨折还疼的痛苦做着功能训练的时候,在整个康复个期间,他想到了更多。比如,手术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对许多医生来说,却是个大大的问题。所有的外科医生,没有不重视手术技术的学习和提高的。但手术的目的,难道仅仅就为了把病灶祛除?把受伤的器官组织缝合?不。其实手术只是手段,无论身体生出什么病灶,是感染、长了肿瘤还是意外受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器官组织的功能,让它发挥原有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还要加上对病人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正确的护理和功能训练的指导,才能构成完整的治疗。而后者,却是在医疗实践中特别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他想到了医学知识的普及问题。他这次在喀龙沟意外受伤,因为是学医的,懂得自救,减少了再损伤。但,就是他这个眼科医生,对目前的骨科领域也是知之甚少,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仅有的一点扫盲知识根本就不够用。和他一起经历了这场意外的同伴也感到,面对意外的灾难太需要懂得如何自救和救人了。由此,他想到了更多领域科学知识的普及问题。今天我们的社会,还是对特异功能、罕见的现象有着更多的兴趣,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研究去宣传。如果我们的社会都少一点浮躁,少一点急功近利,在惠及广大群众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方面多一些投入,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的进步,全民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他也想到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和现阶段可以做的事情。

3个月多后,当他拄着拐杖重新坐到诊疗桌前的时候,他对于他的病人有了新的理解,对于手术和手术后的处理也有了新的理解。这种理解带来了同仁眼科在施行医疗服务时一些新的举措和规范。

他的《华西住院日志》最后一篇的最后一段话是:“虽然伤口时常还会痛,可是心理倘然了,知足了,觉得自己很‘富有’!同样,也明白此后的人生该如何走,走的心里踏实,走的心安!”

近年来,魏文斌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市“五四”奖章;当选“北京市第十届党代会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作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被新闻单位联合推出的《时代先锋》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入选国家人事部等八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学科骨干。